自然是广州与另一座城市的故事

  所谓双城记,自然是广州与另一座城市的故事。阅读另一座城市得失,聆听另一座城市的脉搏,让广州保持对外界节奏的洞悉。我们期盼———双城记,无论是市民还是为政者都不妨一读的城市报告。
  广州,今年底将开通五号线,明年亚运前将完成超过200公里长的线路,2010年后规划的轨道线路更加密集。广州地铁在国内一直是同行学习的对象,但是面对日益复杂的换乘和激增的流量,如何维持一个快捷无障碍的地铁运营,成了最考设计者的难题。与广州情况类似的上海,线网长度全国之最,客流更是广州的一倍,处理地铁拥挤的经验也最值得参考。记者近日在上海深入探寻这座特大城市的地铁如何让日均400万的客流顺畅出行。
  ■背景比较上海目前轨道交通已开通8条线路,运营里程234公里,日均客运量接近400万人次,是广州现在的两倍。到明年“世博会”召开前将达600万人次,载客量将达到公共客运的40%。无论是里程还是客流,也将是2010年广州地铁的两倍。
  在上海轨道网络中,像广州公园前站那样的两线换乘车站明年将达47个,甚至三线或三线以上换乘站也有11个。到2012年,上海将运营起500多公里的网络,管理起一张世界各大城市中规模最大的城市轨道网。
  换乘复杂,线路众多,既有共线,还有长短车分开编组,各种形式都在上海上演。这些都对高效运营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。支撑这个网络的,除了列车数量和技术装备,一系列人性化导向体系的建立,也大大降低管理成本和乘客成本。
  ■出色亮点早在2002年,上海就宣布成为我国首个进行轨道交通线分色的城市。当时确定了9条轨道交通标志、线路站名及线路识别色彩。2006年,全网线路识别标志色方案确定,11条地铁确定了自己的专属颜色,市民可以根据标志色快捷明了地认准线路和换乘方式。为了这个分色,上海可是花了很多年功夫,全部对设备、列车逐步改造才确定下来的。
  上海的做法走的是日本路子。当时上海专家在东京考察,东京有20多条轨道线路,可谓眼花缭乱。于是他们找到一本“东京地铁导向手册”,发现所有的20多条线路上面都用颜色显示,即使不懂日文也可以确认要坐的线路。只要循着色彩的引导换乘,根本就不用记是几号线。由此应用到上海地铁上,线路标志色也很早成为设计者的理念。
  据悉,上海专家确立颜色的原则是,色彩的明度必须介于30%-80%之间,并将黑、白两种颜色排除在外。17条线路分别被授予17种识别色,显示在车身、引导牌和地图上。如:1号线大红色;2号线淡绿色;3号线黄色等等。共线的两条线路,两种颜色的明度反差极大,乘客一目了然。在每个换乘站,由色带组成圆环,根据色带的组合,就能马上辨认出这里是几号线换几号线。
  记者在上海地铁发现,色彩标识线路的策略确实贯彻到每一个细节中,时间长了,颜色信息成为乘客头脑中最本能的反应。比如二号线以淡绿色为识别,不但“2 号线”字样一律和淡绿色相伴,楼梯玻璃栏杆有绿色线条导引,站台的休息椅是绿色的,车身是绿色流线的,车厢里也是绿色的座椅,甚至连广告也用绿色配合。这些绿色形成连绵不断的视觉诱导,引领着人们的整个旅程。
  当几条线路在一个站汇集时,这个分色就更显重要了。比如世纪大道站,是2号、4号、6号线的换乘站,转来转去很复杂。但是三大线路的淡绿、深紫、品红将路径划分得清清楚楚。跟着深紫色的标识,也就找对了4号线,一直转到站台屏蔽门、车内的天花板也都是紫色为主。
  ■双城碰撞广州“一站一色”
  上海“一线一色”
  上海的地铁站明显弱化了每站皆风景的做法,每个站的装饰多以淡白为主,甚为朴素。然而,最重要的色彩留给了线路标识。
  和上海做法不同,广州地铁几乎走香港路子,给乘客印象最深反而是一站一色。透过不同的彩色搪瓷钢板营造出地铁空间,比如中大站用深绿色,林和西站用橘红色,大学城南站用黄色,海珠广场站用蓝色等。如果是相同的颜色,会相隔很多个站才会重复一次。二号线以后每个站都有中国书法标识站名。走入广州的地铁,时尚清新的气息、明亮通透的光线,都令人有一种强烈的都市生活感觉。
  不过,广州因为先行采取了一站一色,无疑给后来探索的“一线一色”设置了难度。因为每个站都已经有了个性颜色,若在这个颜色上再叠加线路颜色就变得很凌乱。现在广州线路没有上海多,市民对几号线固然熟悉,不过随着线网在 2010年后逐渐加密增多,飙升到十几二十条线时,颜色分线的作用就变得很明显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