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铁免费雨衣也不能无序乱发

据报道,为方便到北京国际展览中心看车展的乘客,地铁准备了7000余件免费雨衣。但工作人员发放雨衣时遭哄抢,随后这些雨衣被以每件10元的价格转手倒卖。如果没有控制机制,这样的好事还会变成坏事。

  下雨天发放免费雨衣体现了地铁服务公益性和人性化。遗憾的是却出现了哄抢,除国民素质有待提高外,也应思考为何一遇到免费发送物品的事件,总会出现道德低劣的问题?广场发放鲜花,结果一抢而空;“萝卜哥”发放免费萝卜,连带辣椒和红薯都被扒光。

  经济学有个“公地悲剧”理论,当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,他们每一个人都有权使用资源,但没有人有权阻止他人使用,就会导致资源的过度使用。

  免费雨衣在公共场合发放,一定程度上人们已将其认为是准公共品,每个乘客都有了领到免费雨衣的权利,包括借以谋利的小贩,加上部分民众素质不高,其结果必然是往“公地悲剧”的方向发展。

  当公众素质不高和理性失序时,会加重这种“公地悲剧”,特别是在众多无秩序感的公众场合,理智和道德力往往难以发挥作用,即使在道德素质较高的国外,也发生过免费物品丢失和哄抢的现象。

  有网友提到,广州地铁也有免费雨伞,不过需要交付一定押金,如果能及时还伞,就算是免费借用,如果不还,就当是买伞。这样一来,有了一定的价格机制的制约,免费雨伞就可以实现良性循环,避免哄抢和被小贩兜售的尴尬,也可以给真正需要雨伞的人解燃眉之急。

  免费雨衣发放的尴尬也提醒我们,在免费物品发放时,“公地悲剧”的出现并不奇怪,一味依靠公众道德素质的提高并不现实。在进行类似的免费物品发放和使用时,一定要考虑周全,是用押金机制,还是证件登记机制等等,各种方案都可以考虑,关键是保证其方便地发放到需要的人手中,而不是无序乱发放。